崇明区奚西支堤,这片在地图上未具名的小滩涂,不仅被纳入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且位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上游。却因为一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在过去20年间成了一个光秃秃的砂石堆场。
【资料图】
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需要司法力量的护航。昨天(19日),崇明区人民法院发布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经司法手段救济,奚西支堤砂石堆场被腾退,自然植被正在恢复中,该起案件被收录入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湿地生态保护典型案例。
崇明法院,上海首家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的法院,近三年共受理环境资源案件2197件。这些案件通常涉及生物、化学、大气、土壤等专业领域,还面临“现象在一地,源头在别处”的困境。对此,崇明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首家涉环境资源法官工作室,创新“先予执行”工作机制,引入专家“法官”参与鉴定与释法,推动建立长江口生态环境跨区域司法协作机制。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同时,以司法手段推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崇明法院陈家镇人民法庭庭长黄菲菲说,“‘生态法庭’将始终践行‘两山’理念,绿色能动司法,守好这一座岛,守好这一江水。”
环资案件庭审现场,资料图片。采访对象供图
创新环资审判溯源治理
进入生长期,崇明区奚西支堤沿岸滩涂上的芦苇节节拔高,一天比一天茂盛。这批新长成的芦苇荡,不仅能涵养水源,还能形成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成为鸟类栖息繁衍的家园。
“跟之前刚腾退的样子完全不一样了。”陈家镇法庭贺宇红法官回忆起案件,区海塘管理所曾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协议,出租奚家港外口西侧一块滩涂至2019年。建筑公司在该土地上建造水泥桶仓,从事混凝土生产加工。合同期满后,双方就是否续租产生纠纷,诉至法院。
在贺宇红看来,这不是一起单纯的土地租赁纠纷。“被告长期在奚西支堤沿岸从事混凝土生产加工,如不及时规制,会对长江口滩涂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服务功能造成更大影响。”
当务之急,是尽快将占用滩涂的土地腾退出来。调解就在崇明法院环境资源法官工作室举行。经调解,建筑公司先行腾退近四分之三的承租区域。对于剩余部分,法院及时作出裁判并执行完毕。
该建筑公司腾退的滩涂。采访对象供图
“陈家镇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重点地区和前沿阵地,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申报上海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今年2月,崇明法院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并入陈家镇法庭,将其打造为专门的生态法庭,成为环境资源领域溯源治理的创新之举。不仅源头发现、就地化解,且生态环境修复行动与案件审理工作同时进行。今年5月,该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收录入典型案例。
引入专家参与“立审执”
一个深夜,长江大堤附近水塘,三人使用兜状抄网捕鱼,被民警当场抓获。这批渔获物市场参考价值为186元,为此三人获拘役三个月(缓刑三个月),并自愿赔偿因非法捕捞水产品造成的水生生物资源损害费用八千余元。
这起案件引起法院重视,并首次适用七人合议庭审理的机制。合议庭由3名法官和4名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其中一名陪审员具有环境资源专业技术背景,是专家陪审员之一。
环境资源案件专业性、技术性较强,法律和事实复杂度较高。譬如本案被告使用的渔具并不是普通的抄网,而是采用电脉冲方式辅助捕捞,即“电捕”。不仅危害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且对水体内的鱼类、幼鱼、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微生物等造成生态损害,导致生物繁殖能力和生命活力下降,破坏原有水环境的生态平衡,破坏水生动物栖息地。基于此,三名被告被判定为“情节严重”。
针对审判环节中的鉴定难、执行环节的修复举措少等问题,近年崇明法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搭建生态司法协同平台,让专家全程参与从立案、审判到执行的全过程规则供给;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协调联动;与江苏省如皋、东台、江阴等法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建立长江口生态环境跨区域司法协作机制,解决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
作者:周辰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占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