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宇宙,多重奖项,系于一身。
(相关资料图)
上周末,《毒舌律师》这波极具社会议题气质的讽刺喜剧风潮未落,《保你平安》便又扛起这面大旗,拿了个不错的成绩。
昨夜,继《狂飙》之后,又一部带来 " 全民追剧 " 现象的 " 年度复仇爽剧 "《黑暗荣耀 2》上线,包揽大半微博热搜。
今晨,第十六届亚洲电影大奖开幕,打了一辈子的 " 肥龙 " 洪金宝,终于打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 终身成就奖 "。
苦于找选题而茫然四顾的我,这段时间意外发现,在中文互联网世界除了赞歌之外,看到的便仿佛是一场迷离的影像幻梦。我本以为这个形容,只是我在焦虑之际,综合一连串信息的牵强附会,再三流的作者也不至于将此当作文章脉络,但没想到刚刚落幕的 " 奥斯卡之夜 ",让这个 " 幻梦 " 的形容,变得极为贴切。
本届 " 奥斯卡 " 获奖名单今天上午,《妈的多重宇宙》(请原谅我对这个译名的偏好)刚刚拿下 " 奥斯卡最佳男女配角 " 之际,我跟主编银河老师有过一场对话。
我说:"《妈的多重宇宙》好像要横扫‘奥斯卡’啊,可以当选题写吗?"
他说:" 如果它真的横扫了‘奥斯卡’,那是可以的,但这很难,因为它已经‘横扫’了‘奥斯卡’。顺便一提,我觉得最佳影片应该是《鲸》。"
我说:" 倒也是。顺便一提《鲸》没进最佳影片提名。"
这段对话看上去有些 " 谜语人 ",但我们都知道其言外之意。作为一部基本由华裔主导的影片,想要拿下一个华人向来没什么话语权的电影大奖,确实有些天方夜谭。没了 " 耳光 " 加持的奥斯卡今年热度大不如前,除非真的 " 大满贯 ",否则这个题不具备多少话题性。而在这个情景下,我们都下意识地对以此为中心撰稿不抱什么希望。但我这篇稿最终写出来也发出来了,结果不言而喻。
《妈的多重宇宙》以近乎大满贯的姿态拿下了 " 奥斯卡 "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等七大奖项,成为史上第一部华人团队主导的 " 奥斯卡最佳影片 ",杨紫琼也成了 " 奥斯卡 " 有史以来的第一位 " 华人影后 "。我们常打趣道 " 在互联网上,每天你都在见证历史。"而《妈的多重宇宙》横扫 " 奥斯卡 ",无疑属于我们所见证的历史中,较为罕见的那一部分。
在此之前,我们能够一定程度上预见《妈的多重宇宙》的成功,因为这本就是部相当杰出的电影。
单论视效,本片无法与许多成本上亿的超级英雄电影相比,但本片有着许多电影都难以企及的癫狂创意,与将其实现的制作技术。合作导演了《瑞士军刀男》的关家永与丹尼尔 · 施纳特这对 " 丹尼尔组合 "(关家永的英文名也是丹尼尔),用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这个本不复杂的母女对抗故事演绎得相当狂野。天马行空这个词隐藏在了片名的背后无论是平静生活中,用雪花逐渐堆积一般的剪辑技术,来演绎一个普通中年女人被家庭与事业种种琐碎压垮的窒息图景。
还是用相同机位,相同构图,来不断叠加演绎的多元宇宙穿梭。以及用情趣玩具打死人,用看着就像 " 肛塞 ",实际也是 " 肛塞 " 的奖杯来当作穿越的触发道具这种没喝二两想不出来的点子。和将香肠手、装糖果的玩偶、简笔画卡通,以及宇宙尽头石头对话记引入 " 多元宇宙 " 叙事的那份信马由缰的想象力,无不为这部电影带来了极为出众,也极具 " 商业性 " 的视觉奇幻效果。这些奇妙得有些放肆的视听语言,将这个故事装点得格外有滋味。许多国内观众不喜本片有些 " 刻板印象 " 化的亚洲人家庭故事描写,但考虑到本片所刻画的人群,正是一群身在异国他乡,在不同文化中夹缝生存了数代人的华裔,本片所塑造的角色可以说基本是准确的,甚至是锋利见骨的。由教育方式所引起的 " 望子成龙 " 式重压,经过生长环境的变换,与不同文化的冲击后,在一个新的语境下被放大,成为一种 " 诅咒 " 般的宿命循环。作为循环的终端,宿命般的重压摧毁了女儿乔伊(许玮伦饰)的人生,最终逼迫她走向了这个伦理逻辑中最终极的解脱方式—— " 自我了断 "。
而由杨紫琼扮演的母亲伊芙琳,也绝佳地完成了这段受害者与加害者双重身份叠加的演绎,一方面她无时无刻都在质疑着自己这一生中做了多少让亲人失望,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另一方面她又将这些负面的情绪,全都转变为对丈夫与子女的埋怨与 " 期许 "。在这个故事里浓缩了美国华裔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的女性问题、中年危机问题、文化差异问题,以及文化对撞下的移民问题。虽然碍于一部商业片的文戏篇幅,这些议题都以大杂烩的方式出现,并没有完整深入的展开,但影片接着 " 多元宇宙 " 的这个题材,将它们全部融为对伊芙琳这位 " 中年遇上经济危机,爸爸不爱,老公要离婚,孩子又叛逆 " 的女性的刻画。
那些锋锐的问题,全都成了她何以成为她的一个注脚,既是她作为一个复杂个体的多个切面,也是影片中成就多个多元宇宙的根源所在。这些巧妙的文戏处理让本作在嬉笑怒骂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当的可咀嚼空间,如果抛开 " 刻板印象 " 的有色眼镜去客观看待,确实能够看到其中的诚意所在。
从本作的商业成绩与口碑上,你也能看出被这份诚意打动的不在少数。上映首周,《妈的多重宇宙》便在排片量悬殊的情况下,以单厅 51000 美元的成绩,击败《蜘蛛侠:英雄无归》拿到了当周末的单厅票房冠军。上映两月,它的周末票房仍能达到近百万,最终全球总票房近亿美元的成绩,相较于其不过一千多万的成本而言,绝对称得上是大丰收。
相对应的,它不仅在有三十多万人打分的情况下,在 IMBD 维持着 8.0 的高分,上映后的烂番茄新鲜度也在 97%,属于 " 叫好又叫座 " 的典型。两周前,《妈的多重宇宙》拿下了美国演员工会奖的最高奖项 " 电影类最佳群戏奖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演员组里年龄最大也最受敬重的 " 公公 " 扮演者吴汉章,对着话筒意图明显又中气十足地用粤语开了个头—— " 各位兄弟,今天真是好欢喜 "。《妈的多重宇宙》带来的变化,在他这位 " 好莱坞活化石 " 眼中极为明显。在接下来的感言中,他颇为戏谑幽默地谈起了 70 年前他刚刚从影时,好莱坞对于华裔演员的歧视—— " 当时电影里的亚洲主角都是由眼角吊起来的(白)人演的,因为制片人说亚洲演员不行,没有票房号召力。"
这段跨越七十年的 " 忆往昔 ",完全是为了下一句话而做的铺垫—— "But look at us now!"(但瞧瞧我们今天!)他的这句 "But look at us now!",指的是他们所处的那个特殊场合——美国演员工会奖——下境遇的转变,也是《妈的多重宇宙》这部由华裔主导的电影,在世界文化圈中高歌猛进的现状。通常商业电影,哪怕 " 叫好又叫座 ",也一贯不受 " 学院派 " 们喜爱,所以到了由影评人们主导的评奖环节,商业电影常常收获寥寥。但《妈的多重宇宙》虽然商业气息极为浓厚,却在评奖上大受欢迎。
作为一部成本低廉的独立电影,它接连在美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两个独立电影奖项 " 哥谭独立电影奖 " 与 " 美国独立精神奖 " 中满载而归,并在两个奖项中均拿下 " 最佳影片 " 的大奖。
进入 2023 年的颁奖季,《妈的多重宇宙》的境遇完全可以用 " 拿奖拿到手软 " 来形容,包括 " 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 美国演员公会奖 "" 英国电影学院奖 " 等大奖在内,几乎都成了《妈的多重宇宙》的主场。而最为关键的是,一向作为 " 奥斯卡 " 风向标的 " 金球奖 ",在今年也有着不少《妈的多重宇宙》的戏份,杨紫琼也凭此成了金球奖史上极为罕见的华人影后之一。
截止至 " 奥斯卡 " 开幕前,主要由影评人组织与颁奖的电影奖项,《妈的多重宇宙》拿了足足 158 个,算上其他机构颁发的奖项,这个数字还将翻上一倍多。据 IGN 的统计,《妈的多重宇宙》已经是影史上获奖最多的电影,远超 20 年前《指环王 3:王者无敌》101 项的最高纪录。有趣、卖座、具备一定社会议题性,同时又受到各大评选机构的欢迎,如此看来,《妈的多重宇宙》能够 " 横扫奥斯卡 ",其实本就是 "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
只是,可能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妈的多重宇宙》" 横扫奥斯卡 " 的姿态,将会如此完美,如此一锤定音。
1984 年,关继威以童星的身份参演了《夺宝奇兵 2 之魔宫传奇》,正式成为一位演员,此后大大小小作品有过许多,却并未成名,最终只能转入幕后担任动作指导、助理导演等职位。
如今,已经 51 岁的关继威,做多年蹉跎后,拿到了最佳男配角后泪洒当场,他说:" 妈妈,我拿到奥斯卡奖了。"
同样是 1984 年,因为受伤而无法继续芭蕾舞事业的杨紫琼,参演了《猫头鹰与小飞象》,正式成为一名演员。此后凭借舞蹈的底子,以非凡的毅力成为了一名华语影坛中少见的女打星,此间她一度受伤,甚至差点终身瘫痪,最终仍然挺了过来。如今,60 岁,早已功成名就的杨紫琼,拿到了她演艺生涯最高的一座丰碑,她说 " 今晚见证了这一切的所有长得像我的小朋友们,这是一簇希望的烽火,证明远大的梦想确实可能实现。以及女人们,不要让任何人去定义‘你年华已逝’。"
对他们来说,这都是个完美的 " 天道酬勤 " 的故事。对《妈的多重宇宙》中每一个将情感与经历都灌注入电影中的演员与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一样。